“你是聪明人,赶紧离开你老公!”如今,在网络直播平台上出现这样一群情感主播,他们通过连麦或去现场的方式帮助网友解决家庭纠纷。从婆媳关系到伴侣出轨,从老人赡养纠纷到女孩被后母虐待,他们能处理生活中许多理不清断不了的家务事。
由于求助者的故事颇为离奇,或鸡血或狗血,因而这些情感主播的粉丝量颇为可观,从几万到数十万不等,有的甚至可以达到两百多万。其中,尤以中老年粉丝居多。
原因也可以理解,这些情感主播聊的都是身边事,门槛低,能听懂;自己生活中也可能面临类似的问题,可借鉴参考;离奇、跌宕、有噱头和矛盾点,较有吸引力 说到底,这些情感类节目可以同时满足人们窥私欲与猎奇心理,并且每看完一次纠纷,还能产生伸张正义的快感与代入感。多种情绪满足混合在一起,情感节目热度高也就不难理解了。
视频截图
但总觉得哪里不对劲,有人就提出质疑:为什么不同直播间的故事雷同?为什么同样的声音会在不同的直播间出现?为什么求助者的故事越来越离奇?
据媒体调查,原来情感直播内容生产已经形成产业链,有主播、演员、控场编导,还有假冒求助者的“麦手”与负责写冲突剧本的编剧。“麦手”还要求“搞笑、装傻充愣、爆点多”等等。可以说,这些情感类节目正是通过编写剧本来制造矛盾,吸引粉丝,其最终目的还是在一个“利”字上。
卖惨带货、编造离奇故事、演戏炒作,是这类情感主播的惯用伎俩。据报道,很多情感主播都会通过直播带货获取收益,甚至出售“三无产品”。如有的主播和售货员“唱双簧”,售货员称和田玉碧玉的手镯30万元起步,主播立马砍到了“一口价三千”。某主播在卖“果蔬净”产品时,表示该产品与某大品牌配方一样,是食品级,效果神乎其神,但商品页并没有任何具体的配方信息。
随着受众群体画像日益精准,不少骗子涌入这个领域,在直播中设置种种陷阱,进行虚假宣传与情感裹挟,引诱缺少网络判断能力且对主播充满信任的中老群体在节目中购买假货,甚至直接骗取财物。
直播带货不是法外之地,无论以何种名义进行售卖,都无法绕开法律的监管。情感主播们在自己的直播间带货,也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不得进行虚假宣传,欺骗和误导消费者。
不过,我们也应看到,很多中老年人对网络上的事物缺乏分辨力和判断力,上当受骗却不自知,面对儿女的苦心劝说又固执己见,被骗甚至还对行骗者百般“维护” 对此,有关部门和平台方有必要加强治理,一方面,积极主动受理来自受骗者家属的举报,避免老人有权却无法分辨骗子,而子女家属能分辨却无权处理的窘境;另一方面,平台加强监管,对于售卖假货进行诈骗的主播们严格管制,不仅要一封了之,更要追究其相应的法律责任。
红星新闻特约评论员 李念风
编辑 汪垠涛
红星评论投稿邮箱:hxpl2020@qq.com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